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要闻   >   正文

淬硬钢切屑形成机理研究被国际科技媒体“Advances in Engineering”报道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2-17 点击量:

近日,我中心张松教授课题组发表于《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期刊上的论文“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serrated chip formation for hard milling process” 被全球著名科技媒体机构工程进展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并予以报道。

3CE4D


Advances in Engineering2005年在加拿大成立,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快速地报道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被AIE报道的论文需要具有特殊的科学重要性并能够被广大的科学读者所理解。AIE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每月的受众科研人员高达85万次,用于跟踪全球最新突破性科技进展。AIE遴选论文条件苛刻,在全球全部发表的文献中只有不到0.1%的文章获此殊荣。

张松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难加工材料干式/准干式高效切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随着高性能机床和高速切削刀具的进步,硬态铣削可以实现在干式切削条件下加工硬度超过50HRC的淬硬钢等材料,特别适用于高精度机车和模具的制造。然而,硬态切削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锯齿状切屑形成对切削力、刀屑界面温度和表面质量以及加工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如何揭示硬态铣削(不等切削厚度)过程中锯齿状切屑的形成机理对控制和优化铣削表面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松教授课题组通过Abaqus/Explicit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淬硬钢硬态铣削有限元模型,并对比切削力和切屑参数的仿真值与实验值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对切削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锯齿的形成以及初始切入阶段伴随锯齿节形成而产生的微裂纹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初始切入阶段锯齿状切屑中微裂纹的产生主要是由以负值形式出现的更高剪应力分量S12由自由表面向刀尖出延伸扩展所致。淬硬钢铣削过程中锯齿状切屑形成的主要机理是绝热剪切失稳,而初始切入阶段微裂纹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锯齿状切屑的形成和发展。

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报道链接:https://advanceseng.com/simulated-experimental-analysis-serrated-chip-formation-hard-milling-process/


教育部直属高校 国家“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重点建设本科大学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